對話魏少軍&趙偉國:我們離半導體強國還有多遠?
2019-09-25 18:40:49閱讀量:719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怎樣才能算半導體強國?順著兩位大佬的思路,我們看看這組數據。
日前,一檔節目請到了清華大學魏少軍教授和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中間談到一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問題:怎樣才能算半導體強國?
圖:紫光集團董事長 趙偉國
站在企業的角度,趙偉國給出的答案是:中國至少有1家企業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收入超300億美元,同時有3-5家企業收入超過100億美元,那么在全球半導體領域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站在國家的角度,我們曾提出這樣一個總體目標,2020年芯片自給率達到40%,2025年達到70%。
那么,我們就單純從數據上看看中國離這些目標到底還有多遠。
1、企業:市值、營收和領域
圖:全球-中國半導體企業市值TOP10
第一,進入國際半導體頂尖玩家行列,500億美元市值是最低門檻。中國半導體上市企業中,只有三家近期觸摸到1000億元人民幣的門檻(匯頂科技、韋爾股份和瀾起科技),風頭正勁的匯頂科技市值只有全球TOP 10中最低的SK 海力士的27%,離千億美元市值還有90%以上的路程。
第二,應該看到市值只是衡量企業實力的一個維度,受行情變化和政策影響較大。近期受國際貿易形勢和科創板影響,國內芯片概念股身價整體暴漲,少數企業IPO之后更是爆出170倍市盈率。同時國際上,半導體上市企業市值總體較為穩定,只有三星、海力士受日韓斷供糾紛和存儲器行情影響,明顯走低。
第三,上述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基本是各主芯片領域的壟斷選手,反映了半導體資本市場的高度成熟。而國內上市公司基本分布在各細分賽道,在全球市場缺乏影響力,反應在總市值上差距有15倍之多,離“三分天下有其一”還有巨大差距。而國內主芯片領域尚有海思、展銳、長江存儲等并未上市。
部分中國企業數據,請參見不吹不黑!這些“中國芯”做到了世界第一
2、國家:進口、自給率和產業鏈
圖:全球-中國半導體企業2018年營收TOP10
僅從企業營收上看,短期內只有海思有望沖擊100億美元大關,由于國內缺乏大型IDM企業,其他芯片設計企業出現明顯的“斷檔”,要想突破這個數字非常困難。反應在總營收上,差距有18倍之多。
在美國出口中國的900億芯片去哪了?這篇文章中,我們深度挖過一組數據:2018年中國一共進口了3120億美元的芯片,占全球67%。其中1540億美元在本土消耗,另外1580億美元被裝機出口到世界各地。
同時,中國企業自己設計制造的芯片自給率只有7.9%左右,2019年預計會有顯著提高,但2020年達到40%的目標仍然不現實。這種巨大的反差對于一個貿易大國、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通過貿易戰負面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圖: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產值分布
國家層面來看,目前半導體行業的主要玩家是美韓日歐,其中美國制造業產值約占全球50%,韓國約為25%,中國占8%左右。這個數字有多可怕?中國企業一年的產值加起來還不及英特爾一家,只有一半多一點。
在產業鏈上,真正有能力三分天下的只有封測業,2018年長電科技、天水華天和通富微電三家占到全球封測份額的25%左右。而設計、制造、設備、材料方面的差距則很難用數據來衡量。
篇幅所限,我們只基于數據做簡單分析,對于這個開放性問題,難以剖析全面,更多的啟發留給諸位讀者。
3、觀點分享
觀點一:中國半導體處于解放戰爭初期
趙偉國: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基本處于抗戰結束、解放戰爭初期。歷史上我們初期并不落后,由于“閉關鎖國”導致人才斷檔,而國民經濟使國家和社會對半導體投入不足。他提到紫光未來的發展布局:存儲器+手機(IoT)芯片+FPGA+智能卡芯片。
圖:清華大學教授 魏少軍
觀點二:完全自主可控不可取
魏少軍:完全自主可控需要冷靜看待,我們能不能做到?自我封閉導致技術落后、孤立于世界,這是國家發展史上反復出現的教訓。
半導體是全球化非常徹底的產業,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美國也做不到,但其能實現對產業鏈的有效控制。我們發展半導體不僅要考慮安全問題,還要考慮生態和國際環境。不一定什么環節都要自己做,做關鍵核心的東西。有些東西不一定需要完全做出來,掌握核心技術就可以,有些則可以完全放開采取國際合作。要用博大的胸懷去看待產業鏈,中國的發展需要更多朋友,不要因為別人的威脅和壓力而改變我們的初衷,更不能持“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觀點。
觀點三:市場是檢驗忽悠的唯一標準
魏少軍:產品技術有多好,得到多少贊揚和獎勵,我們統統不承認,我們只承認你賣了多少。市場上論英雄,真正要成事就不能忽悠,要靠市場表現,芯片行業不承認這一點。
*本文為【芯片大師】(立創商城旗下芯媒體)原創,版權歸創作組所有,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4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4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51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REF3012AIDBZR/電壓基準芯片 | 0.9357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