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V紛紛停產,印度疫情下的砍單疑云
2020-03-25 18:00:56閱讀量:412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受影響停工的電子供應鏈產業主要集中在手機代工、消費家電和汽車領域。
圖:印度將“封國”21天(來源:ET Online)
當地時間3月24日晚,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從當天午夜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為期21天的“封國”措施。截至發稿前,受影響停工的電子供應鏈產業主要集中在手機代工、白色家電和汽車領域,包括鴻海科技、緯創資通、三星電子、小米、聯想、OPPO、vivo、TCL華星光電、美的、海爾、現代汽車等。
據芯片大師了解,在印度設廠的中國大型終端客戶采用國內元器件供應的比例較高,且由于本地材料和基礎制造業薄弱,整機工廠的大部分零部件仍然進口自中國,而數千萬產能背后是更加龐大的元器件供應量,停產對元器件外貿造成的損失可能達到百億級別。
大量產能停擺對于元器件供應鏈而言,是否意味著大規模砍單?
手機供應鏈
其中,鴻海科技自25日起暫停運作至4月14日。小米印度公司24日表示,包括辦公室、倉庫、服務中心、小米之家和制造廠等在內的設施都將實行封鎖。
此前,OPPO、vivo和聯想均證實已經接到印度政府的停工通知,即日起位于印度諾伊達的手機制造工廠停產,年產能分別為5000萬臺(OPPO)和3300萬臺(vivo)。三星也對媒體表示,將于3月23日至25日關閉其位于諾伊達的智能手機工廠(年產能6800萬臺)。
盡管停產是暫時性的,由于以上三家合計受影響的工廠總產能已經達到1.5億臺,占到2019年全球年出貨量的11%,同時由于復產和國際物流存在的不確定性,將對國內往印度的元器件供應形成嚴重影響。
這次印度疫情的潛在影響,一是部分手機型號的短暫缺貨,例如主要在印度制造的iPhone X/XR、三星中低端型號、OPPO/Realme等。二是供應鏈砍單,疊加全球消費市場不景氣導致的一季度高水位庫存因素,不排除手機供應鏈再度出現砍單事件的可能性。
消費家電和汽車
除了手機制造外,印度也是消費家電制造業的重要據點,包括三星、LG、海爾、松下和美的在內的知名制造商,都已經關閉了位于印度浦那、諾伊達、提魯帕蒂等地的工廠。3月23日,為三星和小米代工電視機的Dixon 也已停產。
圖:海爾印度工業園
據鈦媒體報道,對國內知名家電品牌海爾、TCL和美的而言,目前的生產禁令影響尤其明顯。其中,TCL華星光電在印度的首個項目于2019年12月底剛在提魯帕蒂舉行了廠房封頂儀式,向印度本土的手機、電視整機廠商提供液晶模組。
12月中旬,美的在蘇巴帕勒的科技園也剛剛完成了部分相關廠房的建設封頂,主要生產冰箱、洗衣機、凈水器、熱水器等電器(年產能均達到50萬臺),以及家用空調(年產能150萬臺)、空調壓縮機(年產能450萬臺)等產品。
另一家家電巨頭海爾位于浦那的工業園內已經建立了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彩電五大產線,年產量380萬臺,印度本土訂單的80%已經實現由海爾本地工廠制造。
3月22日,在印度設廠的菲亞特、梅塞德斯、現代和本田均已宣布停產。而印度本土規模較大的汽車制造商還有塔塔汽車、馬魯蒂鈴木、巴賈吉汽車等也已關閉部分制造廠。
制造寒冬
由于巨大市場、廉價勞動力和MII(Make in India)政策,印度已經形成了以整機組裝為代表的制造業形態,高度類似于越南。盡管印裔在IT領域和硅谷IC公司擁有非凡影響力,但印度的半導體產業尚未成形也并未形成產業鏈,比如目前還沒有一座晶圓代工廠,也缺乏任何領域的IDM企業,只有少量的本土IC設計公司和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IESA)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印度元器件市場價值預計達到323.5億美元,也只相當于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的10%。而印度國內的元器件需求也主要來自跨國企業,印度本土的制造企業、方案商和分銷商的進口需求占比較低。
中國大地春暖花開之時,卻是全球制造業寒冬的開始,接下來對元器件供應鏈恐怕是冷暖自知!
重磅發布:
1、【中國元器件電商白皮書(2019版)】,芯片大師公眾號回復【白皮書】獲取2、【中國芯片地圖(2019)】,請添加個人微信號(lcscsz002)獲取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