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已2月未接華為新單,9.14為“分手日”
2020-07-17 11:17:45閱讀量:271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7月16日法人說明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已經2個月沒有接受華為新訂單,9月14日后也不會供貨華為,但有機會繼續供貨華為一般品。
來源:臺積電2020 Q2財報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二季合并營收季增0.03%、達3,107億元新臺幣,年增高達28.9%。毛利率季增1.2個百分點、達53.0%,年增10.0%,為季度毛利率新高。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對華為發出最新禁令,所有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均須經美國政府審查,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企業最晚要在7月14日前提交禁令意見書,申請繼續供貨華為。早些時間傳出,臺積電也曾提出申請。
不過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已經2個月沒有接受華為新訂單,9月14日后也不會供貨華為,但有機會繼續供貨華為一般品,但要等到美國政府最新消息才能行動。臺積電并未具體解釋這個“一般品”代表的具體工藝,但基本可以猜測不是7nm甚至12/16nm產品。
圖:臺積電2020 Q2營收來源
但從這份財報,我們還是能夠一窺臺積電敢于同第二大客戶華為“分手”的底氣。
第一,營收工藝來源上我們看到,貢獻了36%營收的 7nm已經成為臺積電2020年“爆款”,產能供不應求下自然奇貨可居,毛利率創下新高的53%,也是臺積電不依賴任何一家大客戶的根本原因。
第二,年投入約170億美元,智能機和高性能計算合計貢獻80%,幾乎獨攬全球主要無晶圓廠大單。在高投入、高市場和高毛利的模式驅動下,進入7nm時代,高端代工領域可以說只剩下臺積電和其他廠商。完完全全的賣方市場,出現哄搶華為退出的產能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高達58%貢獻率的北美客戶對臺積電更重要,商業上來看,這一點是臺積電不惜代價赴美設先進晶圓廠的直接原因。未來,來自中國內地的訂單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但對于專注高端的臺積電而言,只要不出現除海思外足以挑戰蘋果、高通、英偉達和AMD的廠商,臺積電的商業天平依然會傾向美系。
一位從業多年的行業人士曾對芯片大師表示,從未想過一家代工廠有能力影響大國政治和經濟。
現在看來,這種影響還將更加深入而深遠。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