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糧”在即!EMS要求無晶圓廠啟動芯片“競標”
2021-04-15 18:07:36閱讀量:393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近期,多渠道顯示,IC代工產能短缺、無晶圓廠訂單爆滿情況下,部分方案公司、EMS面臨“無芯可用”的威脅。
芯片大師曾報道破1,000刀/片!大陸某廠“天價”拍得8寸產能,晶圓代工廠一季度曾多次進行小規模的產能“競標”、“拍賣”,單片晶圓成交均價創下十年最高的1,000美元,但無晶圓廠在交貨壓力和利潤驅動下仍然參與者眾。
如今,無晶圓廠很有可能“翻身”做起IC“競標”的莊。
4月15日,據臺灣工商時報爆料,由于博通、瑞昱等部分網通和音頻IC交期已拉長至12個月,下游PC與代工廠為全力保證不“斷糧”,有客戶已主動要求無晶圓廠以“競標”的方式,讓出價更高的客戶提前獲得更多芯片。
報道稱,雖然相關無晶圓廠不愿證實是否有競標的情況,但網通芯片大廠瑞昱受惠于競爭對手交期拉長,5月份可能再度調漲部分產品報價,漲幅20%起跳。
而瑞昱雖然不評論價格動態,但回應意味深長:整個業界氛圍趨向漲價,瑞昱不會賠錢做生意,但價格也不是愈貴愈好,必須可以被客戶接受。
芯片大師近期得到多家終端廠和EMS反饋,自2020年下半年起的IC缺貨發展到目前已經“斷糧”——眾多項目研發被迫停擺,甚至原有渠道無法買到哪怕一片樣品,為等料產線只能斷斷續續開工。
以MCU為例,國際大廠率先短缺時終端紛紛更改方案、移植代碼,轉向國產兼容型號,但方案驗證完畢后國產MCU也已經大規模斷貨。
目前上游心照不宣的是,原廠只保證大客戶供貨甚至不接新客戶訂單,代理商分到的貨被嚴格管控、更無暇顧及中小客戶,其他渠道要么斷貨多時,要么加價囤貨惜售......IC行業再現了市場經濟的典型瘋狂——買不起、買不到、不加價就是原罪。
一個不夸張的結論是,這輪IC缺貨已經嚴重影響、傷害了下游研發和制造,一部分中小微終端將不可避免地步汽車終端同行斷糧、倒閉的后塵。
何不食肉糜?所謂競標“搶糧”,只是電子制造業頭部客戶的專屬手段而已。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