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國產替代!華為P50核心供應商曝光
2021-08-02 09:11:16閱讀量:669
導讀:7月29日晚間,本應該在今年4月發布的華為P50,在延遲多月后終于正式對外公布。隨之曝光的,還有P50的核心供應商名單。
圖: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展示P50
華為P50一發布便在拍照方面拿下了DXO排行榜的冠軍,然而卻無緣5G。
P50主芯片采用了華為海思和高通驍龍兩個版本,其中P50標準版全系搭載驍龍888 4G芯片,P50 Pro 8GB RAM版初期麒麟9000 4G、年末換用驍龍888 4G,12GB RAM版標配麒麟9000 4G。
這也是由于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無法制造,華為為了延續手機業務再次加強與高通合作的無奈之舉。
圖:華為P50
在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無奈表示,由于美方的限制,我們的5G芯片只能當4G用。盡管華為從通信層面將4G的實力發揮到了極致,可不支持5G也成了冷冰冰的事實。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從業內曝光的P50核心供應商名單來看,華為P50實現了大面積的國產化替代。
包括了像顯示屏供應商京東方,電池供應商德賽電池,聲學零部件供應商瑞聲科技,指紋識別匯頂科技,射頻器件卓勝微,以及比亞迪、信維諾、藍思科技等20多家國內企業。
而名單中的絕大多數企業,是華為曾披露過的供應商。可以看到,華為尋求國產化替代的決心沒有改變。
從2019年的華為Mate30開始,國內供應鏈廠商占比就變得越來越高。
2020年4月余承東稱,當時華為手機已經完全實現了對美國器件的全面替代。
“中國企業能力越來越強,很多東西都可以自己搞定,也給國內廠家更多的機會。”
在去年曝光的華為P40核心供應商名單中,同樣也出現了大比例國產企業身影。比如P40系列多款型號的攝像頭模組部件來自舜宇光學、歐菲光、立景、丘鈦科技、水晶光電等,屏幕方面同樣有一定比例來自京東方。
而在前幾日,華為低調發布的新機nova 8 SE活力版,配置麒麟710A處理器就來自中芯國際14nm工藝制造。
據業界人士透露:“從華為P30開始,華為就在高端系列采取了國產供應鏈培養計劃,到了被美國阻攔以后,這使得華為對國產供應鏈的培養進一步加速。”
而受益于華為對國內供應商的加速采購,如卓勝微、麥捷科技等射頻前端企業大為受益。其中卓勝微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大幅度增長,而據業界人士透露,麥捷科技今年的濾波器產品將會呈現多倍的增長,無論是在手機端還是在基站端均是如此。
此外,如電連技術等連接器相關廠商,也獲得華為的進一步加持。而光學則一直是手機的重點方向,如聯創電子、水晶光電等也受益市場發展。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