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通敗訴、晉華后續的三方博弈,以及全球 CEO 峰會聊了啥
2018-11-12 16:12:35閱讀量:1036來源:芯片大師
背景一 美國中期選舉
全球矚目的美國中期選舉昨天出爐,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繼續保持了在參議院(Senate)的優勢,而民主黨則獲得了眾議院(House)的多數席位,符合歷史規律和市場預期,也是三權分立下兩黨制度平衡、糾錯的結果。
背景二 知識產權新政
2018年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年初【報告】首次提到“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此后在博鰲論壇、達沃斯論壇和前天的進口博覽會等國際場合,我國多次表態將遵守國際規則,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最高法主導的知識產權法庭將于2019年1月1日成立。
下面結合最近的晉華事件談談對當下中美貿易關系、兩岸合作和半導體領域的影響。
美國
來源:新浪
1、貿易保護主義和對華強硬立場將繼續維持
America First 和逆全球化是本屆特朗普政府的既定施政方針,這一戰略方向不會因中期選舉結果而改變,而在對華強硬立場上(或者說貿易領域的利益訴求)兩黨并無根本分歧,共和黨失去眾議院控制權可能在具體政策(如移民、稅收)上給特朗普制造障礙,但不影響大局。
2、近期中美貿易談判仍存變數
盡管在中期選舉前特朗普放出邀請中方重啟貿易談判的消息,但后續動作還有待觀察,變數很大。為了中期選舉也好,實質上的“誠意”也罷,我們只能聽其言,觀其行。但貿易戰火開啟至今,特朗普政府確實沒有取得實質的勝利。
圖:全球CEO峰會上討論中美貿易關系
11月8日由 ASPENCORE 在深圳主辦的全球 CEO 峰會上,來自 ADI 、新思科技、Imagination 、上海華立的中外半導體企業界代表表示,中美在芯片貿易上高度依存,無論是國家博弈還是涉及知識產權,兩國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但愿意對將來的結果持樂觀態度,總體上當下中美企業界比較審慎。
3、晉華:有結果但不一定有交代
幾天內從被美商務部禁售到司法部起訴,除美光在旁施加影響之外,強權大棒來得如此之快也并不奇怪,因為在國家博弈層面,美國的陽謀以達到目的獲取利益為第一訴求,打這張牌在其看來不需要實質的舉證、調查和審判,即使中興也沒有公布最終的調查結果。
4、對臺灣當局的無差別打擊
晉華事件還關系到臺灣聯電,在事關本土企業利益時,美國一同起訴聯電侵犯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的做法令島內一部分心懷僥幸的人感到“受傷”。此前在諸多事務上臺灣當局一直迎合美國政府,5日,“經濟部長”沈榮津也公開表示聯電遭罰是對臺灣科技業的提醒,但在臺灣企業卷入中美貿易沖突時選擇袖手旁觀。
大陸和臺灣
1、決策智慧決定晉華命運
筆者認為現在討論晉華的結局為時尚早,在此之前,類似晉華運營停止之類的傳言只會造成恐慌。但此舉一則要照顧到中美貿易關系全局,不太可能專為晉華在大局上做妥協,也不可能完全犧牲一個國有重大項目。二則要考慮兩岸經濟合作關系,在當前對臺經濟友好的局面下,此事結果絕對不能對兩岸民間經濟合作的大局構成過大傷害,否則是雙輸局面。
2、后續如何處理專利案
此前晉華、聯電和美光圍繞商業秘密、知識產權在訴訟上多次交手,未有定論。但不管此事結果如何,盡管DRAM 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專利交叉授權也是業界慣例,但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處弱勢地位是長期的,專利授權也要經歷多方博弈,結合我國最新知識產權政策,所以最終以懲罰性賠償的方式解決侵權行為是大概率事件,一定程度上對打開半導體專利授權局面也是有利的。
進博會上再次強調,保護知識產權,營造有利于創新合作的環境,是吸引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抓手。要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外商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
對于資金、技術、人才密集的半導體產業而言,知識產權決定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業內人士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和激勵創新,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將為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營造良好的環境,推動和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
高通被判專利授權給Intel
昨日,美國聯邦法院作出簡易判決,指出高通在手機技術上占有絕對優勢,要求OEM廠必須以整機售價收取5%授權金違反反托拉斯法。
判決內容指出,通信芯片在手機中是不可或缺的部件,高通相關專利是手機中的標準必要性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因此高通不可在此領域歧視Intel等其他競爭對手。
3、臺灣半導體從業者怎么看
圖:林文伯 來源:新浪
一是對當局曖昧姿態、無力保護本土工業的失望情緒,二是對卷入中美角力可能成為犧牲品的無力。臺灣矽品(原全球第四大封測企業,被日月光收購)創始人林文伯接受采訪時表示,臺灣不應幫外人打自己小孩,甚至把聯電推出去當美中貿易戰的祭品。
4、對兩岸半導體投資合作的影響
如聯電因與晉華合作最終被美國無差別處罰最終成事實,那么對于今后臺灣半導體企業與大陸企業合作(尤其是涉及技術合作)將十分不利,更加警惕技術人才向大陸企業流動,防止受牽連。
臺灣當局歷來慎重看待其芯片領域與大陸的合作,政策首要確保先進技術不會被轉移。“經濟部工業局”在一則聲明中提到,當企業前往大陸投資晶圓生產,必須要接受控管,其中一項規定必須使用落后一代的技術進行制造。另外,雖然大陸半導體整體暫時落后,但未來巨大的市場、資金和產能早已被島內競爭對手視為威脅。
*本文為【芯片大師】公眾號原創,版權歸創作組所有,如需轉載請后臺留言并注明來源。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