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了?美光CEO證實已恢復向華為供貨
2019-06-26 17:28:08閱讀量:398來源:芯片大師
此前《紐約時報》爆料稱,包括英特爾、美光在內,多個美國公司已經找到了向華為銷售技術產品的途徑,這次美光官方的表態實錘了!
1、到底能不能賣?
一會斷供一會恢復,這把吃瓜群眾們搞糊涂了,熱點都蹭了到底是能不能賣啊?這事如果不整明白,估計川建國同志也懵:說好的不賣呢?

美光CEO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光可以合法地恢復一批現有產品對華為的出貨量,因為這些芯片不受出口管理條例和實體清單限制。但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也無法預測能將產品運送到華為的數量或時間段。
也就是說,第一美光恢復了一部分“自認為”合規的產品對華為出貨,第二美光不確定會不會再次斷供。
對于美光部分恢復供貨的舉動,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內部對于如何回應卻分成了兩派。一些官員認為,銷售違反了法律,破壞了政府向華為施加壓力的努力;而其他官員則對此表示支持,因為它減輕了禁令對美國公司的打擊。
所以美光自行恢復供貨的舉動是否合規、能持續多久都是無法確定的事,即便在美國政府內部也沒有定論!

這是由美國政府不嚴謹的政策界定所決定的,第一不能是在美國制造的產品,第二產品使用的技術不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第三產品中來自美國的技術不超過25%。
這些規定看似界定明確,實際上對美國政府留下了許多可以操作的空間(尤其是第二點),但對于半導體企業而言會很麻煩,且每家的麻煩程度又不一樣。比如對照審核每個品類是必須的,用制造廠來分辨芯片“出生地”很容易,但是要追蹤不同產品背后的技術構成簡直是災難,尤其是某些IDM和并購大廠可能因此拉長自發審查的周期。
如臺積電在短暫審查之后直接宣布對華為供貨不受影響,因其認為晶圓代工過程中使用的美國技術和設備不超過25%。

由于許多企業管理人員并不具有美國貿易管制方面的經驗,為了不踩紅線,就出現了禁令一出所有美資企業為了確保“合規”而停止供貨的情況。生意的歸生意,這些企業隨后往往通過聘請律師和法律顧問來獲得決策支持,因為這些人很多從美國商務部退休,他們的建議相對靠譜。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摸不清接下來川建國同志會玩出什么X操作!
2、撕裂的美國政企

圖:美光推遲新廠投資計劃
美光CEO稱華為是美光的第1號客戶,即便面臨管制華為的訂單仍然占到上半年營收的13%,而美國商務部的禁令已經讓美光損失了2億美元。為了減輕市場過剩帶來的沖擊,公司推遲了位于日本的新廠建設,并削減10%產量以維持價格。
這位老兄二話沒有說出,川建國逼我對抗大客戶、庫存積壓還要送buff給競爭對手!

圖:紫光品牌的960GB固態硬盤
要知道,美光在存儲領域面臨的巨大壓力不光來自韓國兩座大山——三星和SK海力士,2019年隨著中國產線陸續投產,美光在中國市場還面臨本土存儲廠商的競爭,被美光告上美國商務部而遭到致命一擊的晉華就是潛在競爭對手之一。外部來看,雖然過去的兩年因為行情暴漲賺得盆滿缽滿,但是跟三星、海力士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圖:華為自2005年自研企業級SSD
而美光大客戶的華為最近放出自研企業級SSD已經14年的路線圖,而紫光的內存、SSD和Flash產品也已經出貨,失去美光的華為并不危險,但失去華為乃至中國的消費市場,對美光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
這種矛盾反應在美國內部就是政企雙方步調無法長期維持統一。貿易糾紛的本質是一方試圖強行重配市場機制形成的全球化產業鏈,學過基本經濟理論的都知道,這種低效的資源錯配仍然會被全球產業分工的歷史車輪所糾正。
在此之前,600家企業上書也好,半導體公司游說也罷,都不過是這種撕裂的表象和抗爭。

圖:聯邦快遞起訴美國商務部
以至于鏢局把衙門都告了,你說壓力有多大!

美光、英特爾走出了試探的第一步,Skyworks、Qorvo甚至高通、博通、賽靈思會不會有所動作呢?如果G20之前沒有被叫停,很可能成為芯片戰的轉機。
En
*本文為【芯片大師】(立創商城旗下芯媒體)原創,版權歸創作組所有,轉載請留言取得授權,芯片大師保留一切追究權利。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