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7nm 5G SoC!麒麟990正式發布(內有彩蛋)
2019-09-06 18:19:27閱讀量:621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北京時間9月6日下午,華為在德國柏林的IFA 2019現場發布了全球首款7nm 5G SoC——Kirin 990,基于臺積電7nm EUV工藝,103億晶體管,8核CPU +16核GPU,結尾有彩蛋!

亮點一:5G inside
全球5G大規模商用在即,這是華為連續第三年在 IFA 現場發布Kirin 9系列旗艦級SoC,這次最新SoC能否集成Balong 5G基帶是最大看點。

網絡性能方面,余承東回顧了Balong 5000的實測性能,實現最高下行速率2.3Gbps,最高上行速率1.25Gbps,向下兼容2/3/4G網絡。
同時通過華為的BWP技術,實現輕負載數據下功耗下降15%,能耗比優于友商20%以上。5G弱信號場景中上行速率提高5.8倍。在高速移動場景,華為通過增益技術,時速120km/h下實現下行速率提升19%。

AI方面,搭載大核+微核達芬奇架構NPU,平衡能效與性能。
麒麟990支持雙卡雙待,支持兩張SIM卡為5G+4G方式,將搭載在9月19日發布的Mate 30系列手機上。
亮點二:7nm+ EUV工藝
Kirin 990采用7nm FinFET EUV工藝打造,內置兩顆A76@2.86GHz、兩顆A76@2.36GHz和四顆1.95GHz的A55核心,對比Kirin980在頻率上略有提升,跑分上單核性能提升10%,多核性能提升9%。搭載16核Mali-G76 GPU(Kirin 980為10核),并更新了ISP以實現更好的視頻降噪和數據處理能力。

并未出現媒體猜測的Kirin 985,也未搭載A77核心,華為在AP上選擇了較為保守的升級方式,但5G SoC已經是最大的革新。至此,全球手機SoC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遭遇三星截胡
華為發布會前2天,三星搶先發布了一款集成了5G基帶和AP(A77+A55)的中端SoC——Exynos 980,采用8nm FinFET工藝,本月起向客戶提供樣品,預計年內投入量產,可謂截胡意味明顯。當天,其宣稱的2.55GHz最高下載速率受到華為高管質疑,稱“突破理論速率”。
彩蛋環節:華為自研GPU
近日一條舊聞在社交媒體傳播,GPU領域大神Mike Hong于2016年4月帶隊與華為洽談購買GPU事宜,一個月后,Mike加入華為,成為華為首席GPU架構師至今。
領英信息顯示這位大神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在英偉達、S3 Graphics、威盛(VIA)等灣區圖形芯片公司工作多年。2016年加入華為后,負責海思在上海的自研GPU項目。我們在華為社招信息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該崗位要求熟悉x86和ARM架構,精通NVIDIA、AMD和Mali一種以上,海思的GPU項目可能重點在服務器領域(甚至是x86平臺),配合現有的ARM架構“鯤鵬”CPU打開巨大的想象空間。
至于手機SoC中的GPU,目前沒有IP的情況下仍然基于Mali,未來是否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呢?
End
*本文為【芯片大師】(立創商城旗下芯媒體)原創,版權歸創作組所有,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