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會出現半導體“關廠潮”嗎?
2020-03-27 18:24:45閱讀量:504來源:芯片大師
導讀:據IC Insights統計,近十年來全球約100座晶圓廠因經濟效益等原因關閉,這次疫情會是全球半導體的又一次“關廠潮”嗎?
報告顯示,自2009年以來,全球范圍內被關閉或改建的晶圓廠共有100座,其中200mm及以下尺寸占比最高,且大多數分布在日本和北美地區。
按地區分布來看,IDM分布較多的日本和北美地區過去十年來關閉的晶圓廠最多,達69座,其次是歐洲18座,亞太地區13座。按晶圓尺寸分布,300mm廠有11座,200mm廠25座,150mm廠42座,125mm廠12座,100mm廠9座。
這些fab關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晶圓代工模式的流行,由于技術和投資門檻的降低,專注芯片設計的無晶圓廠越來越多,同時IDM企業也開始采用fab-lite或less fab模式,其中一部分剝離了晶圓制造業務,比如AMD。
圖:2009-2019年全球關閉晶圓廠晶圓尺寸分布(來源:IC Insights)
二是先進制程帶來的成本飆升,7nm及以下工藝的單座工廠建造成本已經高達百億美元級別,對比單顆芯片的設計和流片成本為3億美元左右,因此各廠商在淘汰落后制程和小尺寸晶圓的同時,紛紛選擇將20nm以下芯片以更加經濟的方式制造。同時,關閉晶圓廠可以縮減運營開支,并將老舊設備折現。
IC Insights還提到,2020-2021年確定關閉的晶圓廠有四座,一座為NJR擁有,兩座是瑞薩電子的,另一座由ADI運營。鑒于新晶圓廠和制造設備的價格飛漲,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IC公司過渡到輕工廠或無工廠業務模式,IC Insights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有更多的工廠關閉。
3月份以來,全球疫情蔓延,包括ST意法半導體、NXP、安世半導體、AVX、村田在內,全球已陸續有數十座晶圓、封裝廠減產或停工。詳見芯片大師此前的報道:別慌,東南亞疫情可能讓你無貨可炒!
疫情對消費和生產的冰凍效應是暫時的,但對全球經濟的打擊是長期的,疫情結束后是否迎來新一波晶圓廠“關廠潮”呢?
圖:2001-2009年費城半導體指數
首先,疫情結束后消費和投資將更加謹慎。2003年的SARS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已有先例,在復蘇拐點到來之前,個人消費領域仍然面臨幾個季度的緩沖期,而制造業投資是直接傳導終端需求的,包括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晶圓工廠,半導體廠商更加注重降低運營成本,而不是擴張產能。
其次,現階段缺乏技術革命引領的需求爆發?;ヂ摼W革命帶來的需求爆發已經趨于平靜,隨著手機、PC和汽車三個主要市場的飽和,全球電子產業鏈在5G前夜進入震蕩和緩慢增長周期。同時先進的工藝已經越來越貴,貿易壁壘和供應鏈脫鉤傾向初現,半導體變得不像以往一樣經濟。
圖:中國12寸晶圓廠產能分布
第三,除中國外全球其他地區的“關廠”將繼續進行。目前來看,只有先進工藝和特殊工藝是維持半導體制造的剛需,對于進入20nm關口的IDM廠商而言,無晶圓廠的輕資產模式運營似乎更有吸引力。近年來看,代工領域的發展也逐漸分化出先進制程和非先進制程,對于臺積電、三星的競爭對手而言,出售或關閉一部分產線可能是明智之舉。
而中國區的晶圓廠建設是全球例外,一往無前。按照目前每年新建3-5座的速度來看,拉平全球平均每年10座的“關廠”速度也不是不可能。
重磅發布:
1、【中國元器件電商白皮書(2019版)】,芯片大師公眾號回復【白皮書】獲取
2、【中國芯片地圖(2019)】,請添加個人微信號(lcscsz002)獲取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