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巨虧20億到打破IGBT壟斷,比亞迪半導體正式面世!
2020-04-15 18:26:47閱讀量:415
導讀:4月15日,比亞迪股份發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通過內部重組,正式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并計劃上市。
來源:巨潮資訊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在4月15日發布公告稱,近期通過下屬子公司間的股權轉讓、業務劃轉完成了對全資子公司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比亞迪微電子”,現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通過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并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
公告還稱,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積極尋求于適當時機獨立上市。
曾經的“爛攤子”
提起上文中的寧波比亞迪半導體,不得不說起一段唏噓的往事。
2008年,比亞迪與“股神”巴菲特的緣分剛開始萌芽,王傳福的一個舉動卻把自己推入了輿論深淵:比亞迪以2億收購寧波中緯積體電路(即現在的寧波比亞迪半導體),引起一篇嘩然,因為這是寧波市政府白白燒了30億的失敗項目。
一時間,外界對王傳福的質疑鋪天蓋地而來,“知情人稱比亞迪至少虧20億”、“王傳福2億殺入銷金窟”等聲音不絕于耳……當時,本該如日中天的比亞迪股價因此一落千丈。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為何外界的質疑聲如此劇烈?原來,寧波中緯經歷了臺灣高管套現、生產設備老化等一系列問題,當時方正微電子、上海貝嶺等國內多家IT廠商在考察寧波中緯的情況后,都是搖頭不已:這批6英寸生產線,全都是臺積電1980年時期的老古董。
王傳福的夢想
當時理解王傳福的人說,“王傳福是想做電動汽車驅動電機(主要由驅動芯片與電源管理器件組成)的研發和生產,他想要控制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
但是,以2008年的局勢來看,幾乎沒有人認同這種做法。國內在IGBT這塊的技術瓶頸主要為IGBT芯片的制造和封裝工藝,當時沒有任何一家國內企業有實力做到這一點,基本被德國英飛凌等巨頭壟斷,連比亞迪自家用的芯片都是從ABB等國外公司進口的。
當時媒體報道稱,比亞迪月均虧損5000萬元。盡管王傳福本人一直聲明虧損數字并沒有那么夸張,但比亞迪在2010-2012年的確陷入了極其艱難的“發展期”。做新能源汽車是王傳福當時的終極夢想,這也是支持他選擇做自主可控的IGBT芯片的最大動力。
時至今日,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就,無需贅言。
打破壟斷的比亞迪 IGBT 4.0
2018年12月11日,比亞迪正式公布IGBT4.0技術,國內車規級IGBT產業迎來重大突破,消息令人振奮。
盡管無法一下子追上德、日、美的競爭對手,但在國內設計門檻高、制造技術難、投資大的背景下,比亞迪無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知道,中國以往90%以上的IGBT是從“西門子、英飛凌、仙童(安森美)、三菱、富士通、東芝”幾家老牌巨頭進口,而未來3年卻預計有200億的IGBT模塊市場。
這就意味著,現金流和產業鏈,我們將來都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據公告顯示,比亞迪半導體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經過十余年的研發積累和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比亞迪半導體已成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領導廠商。同時,在工業級IGBT領域,比亞迪半導體的產品下游應用包括工業焊機、變頻器、家電等,將為其帶來新的增長點。
編者按
萬幸的是,即使在2010年前后最艱難的時期,王傳福身后依然有個巴菲特:“巴菲特對比亞迪非常滿意,即使在最困難時候都從未提出過任何意見,他只要認定了這個人,就不會再買進賣出股票。”
王傳福與巴菲特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如今比亞迪半導體經歷萬難,走到了謀劃上市的關鍵一步。既然英雄所見略同,只盼結局也殊途同歸。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