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成“頭牌”,賣芯片給俄羅斯靠譜嗎?
2022-03-08 18:35:16閱讀量:685
本文部分翻譯自Protocol。
圖:2017-2021.7芯片進口額
首先,看看俄羅斯芯片市場的規模和潛力。
2017年至2021年7月期間的146,000條俄羅斯海關記錄顯示,俄羅斯在大約 2021年上半年進口了價值近4000萬美元的散裝芯片,而新冠疫情之前的年進口量大致在超過6000-7000萬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與其他類似規模的經濟體相比,俄羅斯并不會在芯片進口上花費大量資金。在大約5500億美元的全球芯片市場中,俄羅斯每年消耗大約 0.1%的半導體,即價值約5億美元,這既包含直接進口的散裝芯片,也包含集成在成品中的半導體。
而在半導體終端市場上,Bernstein分析師認為,俄羅斯的購買量僅占全球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左右,以及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的1%。
圖:2017-2021.7進口額最高的品牌
同時,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俄羅斯直接購買的芯片相對便宜,采用成熟的工藝或較舊的設計,比如汽車、工業設備和電機控制芯片等,這是由于俄羅斯經濟依賴重工業,民用領域依賴成品進口所致。
哈佛商學院教授 Willy Shih稱,俄羅斯很大一部分進口芯片是用于工業設備以及開關和電機控制等物品的模擬半導體。
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2017-2021年間,俄羅斯進口額最高的品牌依次是:英飛凌、Integra(射頻器件)、三菱、賽米控、ABB、富士等。
盡管英飛凌成為了俄羅斯的進口“頭牌”,但作為一家年營收124億美元的巨頭,俄羅斯四年半不到6000萬美元的訂單也算不上大客戶。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表格中的數據不包括德州儀器(TI)和ADI公司的重大貢獻,這兩家最大的模擬芯片制造商基于成熟技術,而俄羅斯可能通過迪拜和其他地方的分銷商采購大量芯片。
圖:2017-2021.7進口額最高的發貨地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在于,在俄羅斯的芯片進口來源地中,德國、中國大陸、美國、中國香港和芬蘭占前五位。其中,四年半內從德國進口了近1億美元的芯片,中國大陸則不到2500萬美元,和美國、中國香港接近。
而前十大來源地中,除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外均為歐美國家。如此看來,被歐美斷供后俄羅斯企業似乎從中國尋求貨源的可能性較大。
圖:2017-2021.7存儲器進口額
存儲器是俄羅斯另一個進口規模較大的品類。
2021年的前七個月俄羅斯共進口了價值約5000萬美元的存儲芯片,全年進口市場規模預計與2019年的7500萬美元接近。
圖:2017-2021.7三大存儲品牌進口額
從品牌來看,全球超過80%的閃存和DRAM市場由三家公司控制:SK 海力士、三星和美光。根據ImportGenius的數據,三大廠中三星在俄羅斯的業務最大,除2020年外,每年銷售價值約1500萬美元的存儲器。
想必看到這里大家有了大致的判斷,如果歐美對俄芯片制裁將持續較長時間,那么俄羅斯必然會從歐美之外的發貨地尋求供應商。
同時,預計俄羅斯最難買到的芯片將是模擬、控制器和功率類等,或者說是工控、汽車用途。此外,存儲器市場也不小。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