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6名本科生IPO?某功率器件企業因學歷被“群嘲”
2022-03-29 09:09:39閱讀量:714
導讀:近日,一份某國內功率器件制造企業的上市招股書引爆了網絡。
來源:芯微電子招股書
被媒體報道引發“群嘲”乃至“網暴”的這家公司名為黃山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而討論對象居然是學歷。
根據芯微電子的招股書,員工學歷構成中,本科人數16人,占員工總數比例2%;研發人員88人,占比11.1%。而與此相對應的,高中及以下學歷員工占83%,生產人員占82%。
講真,如果不看主營業務,沒有誰會認為這是一家跟芯片有關的企業。這網友最大的質疑,莫過于這樣一家“勞動力密集型”的工廠能玩轉芯片制造嗎?
來源:芯微電子招股書
同時,從芯微電子的“出身”來看,似乎也跟吃瓜群眾心目中的高大上“芯片制造”扯不上關系。
官網介紹,公司創建于1990年,系由原安徽省祁門縣黃山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公司,產品以晶閘管為主。
創始人王日新曾先后在祁門縣溶口鄉農科站、林化廠、活性炭廠、瓷土加工廠工作。1988年到沈陽工業大學電力半導體專業學習了1年多后,算是“半路出家”,1990年成立了鄉鎮企業黃山電器廠——即芯微電子的前身。
來源:芯微電子招股書
此外,被報道提及多次的兩位女性骨干學歷也成為“槽點”。
研發部副部長僅初中學歷,有晶閘管專業背景,30年時間才從車間主任干到了副部長。另一位封裝制造一部部長同樣是初中學歷,13年時間從焊接組組長升到了部長。
據介紹,黃山電器2020年才改制為股份公司,并更名為芯微電子。早期的芯微電子,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晶閘管方形芯片產品國產化量產,一路獲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安徽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榮譽。
且不論技術先進性和產品知名度,從鄉鎮企業到創業板IPO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芯微電子的歷史就已經算得上標準的“草根逆襲”了。
要知道,國內最先進的芯片制造企業成立不過22年,國內某頂尖芯片設計企業獨立只有18年歷史,而與芯微電子類似的功率器件企業多采用IDM模式(意味著生產成本和人數),上市的捷捷微電、揚杰科技成立時間均晚于芯微電子。
而更多的本土制造企業在改開大潮中湮沒,在國企改制中式微.....在安徽這樣人才外流嚴重的省份,在一個中國半導體很難想到的小城市生存打拼幾十年,解決大量低學歷人口的就業問題,這一點應該受人尊重。
更何況,剝離國家計劃、海歸人才和各種資本的加持,芯微電子才是無數中國土生土長的小微電子制造企業的“縮影”。
高學歷是搞芯片制造的必選項嗎?在上個世紀還真不一定。畢竟高等教育在國內普及是目前21世紀才見到的結果,而一個企業的成長周期遠不止20年。
同時,國內“學歷內卷”伴隨的芯片人才短缺近3年才被頻繁提及,而大洋彼岸發明集成電路的美國,此時最缺的反而是產線工人。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