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貨柜在俄烏沖突前被海關截停,要求“全面斷供”
2022-03-10 18:19:35閱讀量:392
導讀:3月10日,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有OEM廠商證實已接到英特爾和AMD通知,全面停止對俄羅斯市場供貨,涉及所有商用及消費終端電子產品及零部件。
圖:英特爾、AMD相繼對俄客戶禁運
報道稱,為配合美國對俄制裁,英特爾、AMD此前已要求所有CPU、GPU產品停止向俄羅斯銷售及出貨。而接到相關通知的供應鏈企業稱已擴大到下游供應鏈,包括全部民用整機和零部件。
有企業透露,歐盟對于對俄制裁的限制令執行十分徹底,就連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已經裝柜、近期運抵俄羅斯及周邊國家海關的產品,目前也已全部被歐盟成員國海關截下。
這意味著,歐美對俄制裁引發的禁運措施對電子供應鏈打擊進一步擴大。
圖:英特爾英文官網禁運聲明
3月3日,英特爾在英文官網上發布正式聲明,稱“英特爾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暫停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客戶發貨”,但該聲明并未在中文官網上呈現。
同時,芯片大師曾報道逼站隊?美官員:“期待”中芯國際等加入對俄制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點名中國大陸廠商中芯國際、聯想和小米,稱“就算中企這么做(指加入對俄禁運)不是出自善心,也得考慮違反制裁措施將重挫中國制造芯片的能力。”
同時雷蒙多和美國官員還威脅稱,讓不遵守對俄芯片制裁的大陸企業“徹底關閉”,相關企業高管可能因違規而入獄。
有受影響的臺資企業稱,此前列入限制的產品以軍用及軍民兩用的芯片產品為主,但目前如PC、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整機及主板、顯卡等零部件均被要求停止出貨給俄羅斯,且未提及恢復供貨的可能性及時間預估。
目前來看,臺系所有PC及板卡供應商如宏碁、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等的消費級產品,及企業、工業用途的計算機/服務器供應商,旗下所有配置CPU、GPU的產品均被列入對俄斷供范圍。
盡管被要求“斷供”的消息尚未得到大陸電子供應鏈的回應,但由于上述受影響的臺資企業大部分在大陸擁有工廠和上下游供應鏈,同時大陸自有的整機廠和OEM也直接從英特爾、AMD采購芯片,因此理論上大陸電子供應鏈也不能幸免。
彭博社近期報道指出,2020年俄羅斯70%的芯片、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供應來自中國。同時2021年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還是俄羅斯最大的芯片進口來源地,占其半導體年進口的32.8%。
盡管俄羅斯電子市場規模不大,但對外依存度極高。有數據表明,2017至2021年7月間,中國作為俄羅斯第二大芯片進口來源地,海關進口芯片總額約為2500萬美元,同時期進口自德國的芯片總額約1億美元。
同時,在終端市場上,聯想、華為在俄PC市場占有率分列第二、第五位,而小米、OPPO和榮耀在俄手機市場分列第一、第四和第五,這也是中國企業成為美國政府頻繁“喊話”、接連施壓的直接原因。
在芯片大師近期的文章英飛凌成“頭牌”,賣芯片給俄羅斯靠譜嗎?中,一系列數據表明,一旦沖突繼續發酵或制裁成為長期,俄企來華尋求替代貨源可能是唯一靠譜的選擇。
盡管大陸電子企業也會受到歐美上游的一些壓力,但現階段在可選范圍內,無論芯片、零部件還是整機只有中國大陸擁有相對完整的供應鏈和自主制造能力。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