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55+背后,他還是你奈何不了的高通
2019-07-17 17:49:12閱讀量:611來源:芯片大師

圖:低調發布的驍龍855+
1、手機界“牙膏廠”
距離驍龍855發布僅過去8個月時間,不論從研發時間還是實用角度,高通這次的SoC都不可能有太大升級。實際上,855 plus的這次升級幅度也非常之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圖:兩代驍龍855的參數對比
上圖一目了然,855 plus只對CPU和GPU頻率進行了4%和15%的提升,即驍龍855的“超頻版”,其他硬件層面基本沒有變動(包括同樣的4G基帶,支持外掛X50),也就是說,這塊SoC通過標準版855升級軟件就能實現,對于玩機愛好者來說,根本連殼都沒有換。
毫無誠意的升級讓高通有了比Intel更直接的稱號——“膏”通“削”龍,因為消費者不能跟桌面系統一樣自行對CPU超頻。為了收割4G市場最后一波利潤,高通這一刀很精準、也很直接!

圖:捧場的手機廠商
對于與高通綁定的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很難說是好是壞,即便沒有選擇,至少現在有的用。對于高通來說,壟斷市場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2、沒有對手的高通
從2013年開始,中國智能手機SoC版圖經歷了兩次“死亡交叉”,昔日三分天下的高通、聯發科和三星已去其二。自推出QRD模式(類似于Turn-Key的通用設計模式)以來,高通在中國市場走過了夢幻般的五年。

圖:近五年國內安卓手機SoC市占率
2014年,Turn-Key之王聯發科國內市場占有率(31.7%)首次逼近老大高通,隨后因CPU性能和沖擊高端失敗迅速墜落,中高端市場基本被高通囊括。2017年,聯發科被勢頭強勁的海思超越,借手機和通信市場的東風,海思接棒成為亞洲最大芯片設計企業,但MTK的持續低迷徹底成就了高通在國內的霸主地位(2017年市占率65.6%)。
迄今為止,安卓陣營只有三星的CPU短暫對外供應過魅族,由于三星供應掣肘和中端MTK性能不足,長期堅持兩條腿走路的魅族也已經轉投高通陣營。
出于商業競爭考慮,三星和華為自產CPU均未對其他品牌供應,所以高通真正的對手只剩下對岸危機重重的MTK,說沒有對手也無妨。

圖:近兩年全球智能手機SoC市占率
三星手機雖然在全球出貨量依然穩居TOP1,但CPU占有率遠不及高通,甚至自家旗艦在部分國家都要用到高通的產品。盡管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似乎有開放CPU供應的可能性,但小米、OV們在國際市場攻城拔寨,三星芯片不可能貿然“資敵”。
至于華為,海思麒麟異軍突起,戰略上以核心器件自主化和支撐終端市場為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華為、三星一方不可能賣,小米、OV一方也不可能買,中高端市場性能敏感,所以競相支付“高通稅”的尷尬局面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圖:主流手機CPU廠商及性能(快科技)
3、專利狂魔的未來命運
最后,我們看看高通未來在中國市場可能的命運。
其一,制裁與芯片禁運:中概率,影響不大
因為對華為的專利授權居多而非直接供貨,所以高通僥幸躲過了對美資芯片企業影響甚大的“斷供”,同時對華為手機海外市場的不利影響使其他品牌從中漁利,而作為主要芯片供應商的高通其實是背后最大的受益者。
高通對中國市場可以說是非常“本土化”的企業,這條供應鏈依存度極高且牢不可破,所以如果爆發下一輪芯片戰,制裁任何一家中國手機和通訊廠商大概率會牽涉到高通,但芯片作為賣方市場,給高通帶來的影響反而不大。
其二,強大的競爭對手:小概率,影響巨大
作為存量市場,智能手機領域是否會冒出高通強大的競爭對手呢?從現有競爭對手來看,可能性不大,唯一的變數可能是聯發科。三星、華為和蘋果的生態相對封閉,CPU作為手機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不太可能給競爭對手大量開放使用,缺乏CPU設計能力的手機廠商也只會傾向于高通、聯發科這種專注芯片設計的企業。

圖:高通X55 5G基帶
同時,5G時代對基帶(BP)部分的要求使進入手機SoC領域的門檻驟增,即便Intel也知難而退。此外,單顆7nm制程以下芯片的設計和流片費用累計已經到達10億美元級別,單一手機廠商根本沒有這個實力,也不可能對高通構成威脅。小米耗資10億的澎湃S1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但是,一旦上述小概率事件出現,對高通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其三,專利、壟斷和政策限制:高概率,影響有限
高通這家企業最有意思之處在于,雇的工程師和律師幾乎一樣多。工程師們忙著涉及芯片和申請專利,律師們忙著全球打官司,既將客戶告上法庭又給各國交罰款。

圖:2018年申請PCT專利最多的企業
作為傳統“專利狂魔”,高通除了賣芯片還要向每臺搭載芯片手機收取5%授權費的模式“臭名昭著”,每年在全球因為專利和壟斷產生的法律糾紛不斷,光在中國就交了60億元的罰款。未來,官司不會停止,罰款也不會。

圖:高通總部的專利墻
以退為進,只要專利在手,這些對于高通不過是一種市場策略,罰款的成本最終還是在下一塊芯片和專利合同中由用戶承擔。
痛恨卻奈何不了,這仍然會是高通未來的樣子。
End
*本文為【芯片大師】(立創商城旗下芯媒體)原創,版權歸創作組所有,如需轉載請留言并注明來源。

L7805CV-DG/線性穩壓器(LDO) | 0.5637 | |
AMS1117-3.3/線性穩壓器(LDO) | 0.1237 | |
BAT54C,215/肖特基二極管 | 0.0334 | |
LM358DR2G/運算放大器 | 0.35 | |
CJ431/電壓基準芯片 | 0.1147 | |
LM393DR2G/比較器 | 0.318 | |
ADUM4160BRWZ-RL/隔離式USB芯片 | 31.6 | |
SS8050/三極管(BJT) | 0.035 | |
8S005/錫膏/錫漿 | 17.67 | |
B0505S-1WR3/隔離電源模塊 | 2.34 |